北京中科曝光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5154116.html

你有没有被书里的某一句话戳中过,然后就去找整本书来看的经历。

我最开始读这本山月记就是因为这一句"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而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

读完整本书后,我发现它的魅力,其实远不止于此。

本书为中岛敦的中短篇小说集,独家收录诗篇名著,鬼才画手撒旦君插画,此书专治文艺青年“纠结虚无”症,疏肝理气,药到病除。

《山月记》这是一本短篇小书集,故事都取材于中国古代人物典故,融合了浓郁的中国古典气质与诡诞的日本怪谈风,文字优美,别出心裁,借古代人物的口,探究人性的幽暗和自我的存在,阐释郁郁不得志的情怀和生存处境。

名人传本篇取材于唐传奇作品《人虎传》,讲解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李征,陇西人氏,因为学问渊博且文采出众,在年少的时候就金榜题名荣登虎榜,由于不屑官场风气,又自持甚高,后面就辞官回家做了一名诗人,潜心作诗。

想要以诗成名,又谈何容易,数年后,因为生活窘迫,面对生计的渴望,为妻儿的生存,只能再次踏入官场,做一个小官。

然而这个时候他却发现早年不如自己的同僚已经飞黄腾达,而只有他当官放不下傲气,作诗耐不住清贫,在这种意难平的状态折磨下,他发了疯,化作一只猛虎冲进山林从此浑噩度日。

后来李征的故友偶然路过,两个人相认,他把这一段经历讲了出来以警世人。并且有了开头那一段如当头棒喝般的独白,这种心境可能很多人都有吧,一边自命不凡觉得自己非池中之物,一边却又懦弱自卑,怕努力之后更暴露出才华或者天赋的不足。

所以在很多个深夜,既不敢放手一搏去争取,又不甘碌碌无为过一生,与其这样,倒不如坦然接受平凡,不用为够不到的目标而焦虑,有了一点进步,就享受进一步的欢喜。

李凌

李徵、李陵和司马迁这三个历史人物,其命运都因遭遇不幸而被划分成为前后不同的两截,中岛的人生命运同样充满不幸的波折,或许正是这种共同的不幸遭际,使中岛产生了深切的共鸣。在中岛的笔下,这三个人物都超越了历史的真实境况,寄托了他作为现代的孤独个体的痛苦与悲哀,所以文评家深田久弥说:“中岛敦借助于对历史人物的重新塑造,纵情地抒发了自己心中荡漾的热情和感情。《李陵》中的主人公——无论是李陵、司马迁还是苏武,他们的不幸遭遇虽然都是取自于史实,但那种悲痛却都属中岛敦所有”。而这种悲痛只能是属于现代的孤独个体的中岛切身感受到的悲痛。某种程度上,中岛借古代人物的酒杯,痛浇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快垒。

结言

好了,就剧透到这这里

......

杨绛先生的一句话,能概括文艺青年“纠结虚无”的病根:“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共有的自负、自卑、拧巴、不甘。

读小说的作用,借用古话来说就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这本山月记真的值得每个人都看一看,你会感同身受书中每一个人物的遭遇,然后看清自己,抚平自己,进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摘句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

译:正值年轻气盛,有一点成绩就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殊不知这点成绩仅仅是一点而已。

《山月记》

“至为无为。至言去言。至射不射。”

译:是否为了某个目标不择手段,丢弃初心,面具变成了面目?

《山月记》-名人传“为什么妖怪就是妖怪,而不是人呢?那是因为他们都将自己的某一特性发展到极致,毫不顾及与其他特性之间是否保持均衡,一直发展到丑陋不堪的、非人的地步。说到底,他们都是些畸形的残疾者。”

译:是否被“为什么”桎梏,而错失了眼前的机遇?

《山月记》-悟净出世“这条鱼,嗯,就说这条鱼吧,为什么会从我的眼前游过并成了我的点心呢?这里面是有着必然之因缘的。深究如此因缘,自然完全符合哲仙[插图]的行事风格。然而,在抓到这条鲤鱼之前就一味地沉湎于如此思考,就只会眼睁睁地看着猎物溜走。所以说,应该首先抓住这条鲤鱼,并将其当作点心吃掉,然后再去考虑那样的问题,也还为时不晚,是不是?”《山月记》-悟净出世今天的分享到这就结束了

感谢小伙伴们的聆听

我们下期再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ophm.com/zzyjg/145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