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罗兰通讯员张玮丁乾)脸上的“炸弹”拆除,云南边陲小镇9岁女孩罗恒雨笑了!自打出生起,她额头上就“盘踞”着一颗硕大的血管瘤,随着年龄不断膨胀,瘤体从两眉之间向上爬,一直爬向头顶,占据了大半个额头。“孩子额前这块红彤彤的肉瘤是我们的心病。”交通不便、手术风险以及大笔的医疗费用,小雨父母无奈将孩子的诊疗一推再推。小雨出生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蚂蚁堆乡的大山里,上面有两个哥哥,一家人务农为生。因为病情,她不爱说话、郁郁寡欢。年9月,由华中科技大学派遣、时任蚂蚁堆中心完小校长的冯胜,在一次校园巡视中发现了这一情况。他立即找到华科大驻蚂蚁堆村书记姜宗显商量。在华科大支援临翔团队组建的“华翔党支部”民主生活会上,大家达成帮扶意见,并多次家访。作为“华翔党支部”成员,医院医院挂职副院长丁乾多次带队为小雨会诊,初诊为静脉畸形引发的血管瘤,还伴有脑部发育不良。显然,当地尚无技术条件完成这样的复杂手术。今年5月27日,医院派遣专家团队赴蚂蚁堆乡义诊。小雨被带到领队、医院张进祥副院长面前。张进祥当即组织神经外科、整形外科、介入科、影像科等专家教授,来了一场跨越公里的多学科远程会诊。会诊明确,尽快切除面部血管瘤。该院整形外科主任孙家明教授提议,把小雨接到武汉手术。不菲的手术费用仍令这个农民家庭却步,医院多方联络,联系到慈善机构承担医保外的医疗费用。8月21日,丁乾带着小雨一家三口飞赴医院。孙家明经过触诊后认为,如不切除,瘤体的生长或将伴随终生,一旦摔跤或被硬物碰撞,极易破裂造成大出血;但是,手术风险同样不可低估。瘤体内血管丰富,尤其是部分血管与颅内相连,毫厘之差,就有可能术中大出血。“好比武功中的‘惟快不破’,手术时间越短,出血风险越小。”术前,孙家明带领团队制定精密的手术预案;术中,孙家明教授主刀仅用2分钟时间快速清除瘤体,出血量极小。术后第二天,小雨就下床活动,能自己吃饭了。未来,武汉、临沧两地的协和医生还将持续跟踪小雨的康复以及脑部发育问题。9月14日是小雨回家第三天,她爸爸从家乡打来“孩子恢复得很好,很快就要返校了”。对于临翔乡邻来说,小雨的故事并不陌生。去年10月,重度脊柱侧弯患者、临沧“最美村医”罗娜袜,也是通过定点帮扶,在医院打开“折叠人生”。据了解,年起,华中科技大学定点帮扶临翔区,迄今10年。年起,医院医院定点帮扶,医院医院,新增8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越来越多的当地患者“不出村”就能看好病。来源:长江日报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ophm.com/zzyjg/147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