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好的医生 http://m.39.net/pf/a_7685165.html本文转自:量子位作者:萧萧金磊 学生毕业、教师评价,不再强调论文数量! 这是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教职工大会上宣布的重磅消息。 邱勇表示,00年,没有一个清华学生因发表SCI论文数量不够,而无法申请学位。 但,这并非放松毕业要求。 相反,对数量要求下降,就意味着对论文质量要求的提升。 邱勇认为,这是高校改革的目的所在: 大学不能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编辑和审稿人。 此前高校论文要求如何?研究生和高校教师,苦论文数量久矣。 直到年以前,清华博士研究生毕业的论文要求都是: 就读理/化/生/力/材料方向的研究生,必须至少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篇学术论文;数学/高能物理至少发表1篇;工学/医学至少在SCI/E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篇论文。 而建筑、哲学、经济、法学等学科还有更高的要求:以第一作者发表~4篇论文,至少1~篇在重要期刊上。 至于硕士生,则要求至少撰写1篇达到发表要求的论文。 事实上,这还只是学校的整体要求,实际情况会根据各学院的情况,再进一步调整。 例如,清华大学的生物学博士研究生要求,是发表篇SCI+篇国内核心期刊/3篇SCI/1篇影响因子≥4.0的文章…… 不止清华大学,国内多数高校的研究生毕业要求中,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条件。 例如,西安交通大学,同样要求博士以一作或二作的身份,在核心期刊或SCI上发表1篇论文,方可达到毕业基本条件。 当然,如果有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取得重要科研成果的经历,也能符合毕业条件。但能达到这一条件的人数,并不多。 博士生以外,硕士研究生也有类似的要求。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就有1篇SCI/EI一作的硬性要求。 此外,就连老师职称评定,也一直要求论文数量。 例如东南大学研究员的评定要求,理工医科需要5篇以上的SCI/EI,或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5/单篇大于10。 而文科和管理学科,更是需要SSCI/AHCI/CSSCI达到10篇以上,或是6篇+省级二等奖以上的奖项。 那么,国外高校是否会好一点? 从许多留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虽然许多国外高校本身不对论文数量做硬性规定,但博士生的毕业条件,却更加不稳定——几乎完全取决于高校导师、或专业的特定要求。 部分导师的要求不高,只需要学生帮忙完成科研任务,一篇论文不发,都能毕业。 然而,也有导师要求近乎严苛:每年至少一篇顶刊论文,才能毕业。 不过,现在国内高校也已经开始进行改变了。 清华逐年改进相关政策率先改进政策的,同样是清华。 年,清华大学官方就发布了一份名为《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的文件,其中的学位申请条件改成了这样: 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方可提出学位申请。 相比于对学术论文数量的硬性要求,新规定不再将论文发表数量作为申请条件的限制。 在这之后,清华大学进一步对学位申请条件做出了调整。 00年6月18日,清华先是对研究生完成“学术创新成果”的标准,进行了进一步修订; 在这期间,清华大学重点审议、并通过了5个分会提交的9份各学科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要求的文件。 紧接着在6月3日,清华又对41个院系教师聘任标准的学术要求进行了完善。 调整后的直接结果便是:00年,清华大学无一人,因为SCI论文数量不够,导致无法申请学位。 此前,在年,因SCI论文数量不够而被拒绝学位申请的人数,达到人;年,这个人数更是上升到了人。 但相对地,在学位论文的质量评定上,清华的要求也更为严苛了。 、年,分别有78、81人未能获得研究生学位;而在00年,这一数量上升到了人。 邱勇认为,这些改革的目的,在于以质量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优良的学术文化。 也有相关先例事实上,国内也有过未发论文而毕业的先例。 现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孙斌勇,就是其中一位。 年,他在博士毕业之际,一篇论文也未曾发表,直到毕业后的年,才发表第一篇论文。 而当时他问导师“毕业需要论文吗”的时候,导师是这样回答的: 不需要。 至于这背后的原因也很好理解,一篇高质量的数学论文,发表周期往往会相当长,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毕业要求的降低。 比起对论文的要求,孙斌勇的导师对于其毕业的要求,放眼到了三个极具挑战的问题。 按照导师的说法就是: 只要做出其中一个,就可以毕业。 换言之,是考验学生的能力,然后决定是否可以毕业。 后来,孙斌勇回忆自己的学业,他认为一直非常顺利,并表示: 攻读博士期间所确立的研究方向面临很多未解的问题,吸引自己不断进行钻研探索。 或许正是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搞研究方式(而非形式主义),让后来的孙斌勇在数学这条路上勇往直前。 年,孙斌勇入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他一直致力于典型群无穷维表示论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年,孙斌勇又以自己博士论文里的结果为基础,证明了上世纪70年代著名学者提出的L-函数非零假设。 年,孙斌勇被破格晋升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现如今,他还是中科院最年轻院士。 而对于“学习”这件事,孙斌勇也自己的见解: 我觉得学习,特别是学数学,主要还是有耐心,千万不要着急。其实各行各业都是这样,一直踏实地做下去,一个事情做十年总比人家做几天的厉害。 要有不急不躁的态度,非得把问题弄得很清楚才可以踏实往下走。 那么对于“毕业是否需要论文”这问题,很多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起来看看! 表示肯定、支持的,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中立的, 你怎么看呢? 写在最后 为了给各位粉丝了解更多数学故事 超模君将带来一场 持久而又刺激的网络答题竞技比赛 《数学之王之答题真英雄》 在未来的天里 超模君将会根据不同的数学故事 每天给大家提供不同的赛题 记得来参与哦 看看今夜,谁是数学之王! 本文转自量子位作者:萧萧、金磊参考文献:[1]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ophm.com/zzysm/121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