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成人脊柱畸形(ASD)术后连接棒断裂(RodFracture,RF)的研究有助于改进手术策略、与患者沟通和植入物的设计。国际脊柱学组(ISSG)发起一项前瞻性研究,分析术后断棒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神经外科的JustinS.Smith等撰文,将结论发表在年12月的《JNeurosurgSpine》杂志上。 该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纳入研究对象的标准为年龄>18岁、脊柱畸形、超过5个节段的后路融合术、术后1年内的全脊柱站立位摄片证实或怀疑连接棒断裂。成人脊柱侧弯定义为,后凸畸形角≥20°;矢状面轴向的距离≥5cm;骨盆倾斜角度≥25°和胸椎后凸角度≥60°。 在例ASD患者中,例(70%)发生RF或术后一年内的摄片怀疑断裂。患者平均年龄为54.8±15.8岁,81%为女性;10%吸烟,BMI指数为27.1±6.5;平均融合术的节段为12.0±3.8;50例患者经椎弓根截骨术(pediclesubtractionosteotomy,PSO)。连接棒材质53%患者用钴铬、26%为不锈钢和21%为钛合金。连接棒直径为68%患者用5.5mm、13%用6.0mm和19%用6.35mm。18例患者术后发生RF,平均时间为14.7个月。无RF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9个月。RF患者平均年龄较大,62.3比54.1岁(p=0.);BMI较高,30.6比26.7(p=0.);矢状位的畸形严重,SVA11.8比5.0cm(p=0.);PT29.1°比21.9°(p=0.);PI-LL错位,29.6°比12.0°(p=0.),矢状位的手术校正程度更大。 该研究表明,11例(22%)PSO术后患者发生连接棒断裂,其中10例折断部位在PSO截骨节段。PSO术中,68%应用钴铬棒,而折断的均为钴铬棒,钴铬棒的折断率明显高于不锈钢或钛合金材质,33%比0%(p=0.)。吸烟、融合的节段和连接棒的直径与断棒并无显著关系。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仅有PSO与RF显著性相关(OR5.76,95%CI2.01-15.8,p=0.)。 图1.18例患者术后发生RF的时间。 图2.18例RF患者连接棒的材质、直径和置入部位。 图3.A.标准双棒技术,左右各一根棒连接,可见一根棒断裂;B.卫星棒技术,左侧加入第三根棒辅助连接,可见左侧初始的一根棒断裂;C.Ames-Driven短棒技术,短棒仅置入PSO节段,该技术并不需要大幅弯曲的初始棒。 该研究结果表明,在术后一年的随访期内,成人脊柱畸形患者RF的发生率为9%,而PSO后RF发生率为22%,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数字还会继续升高。PSO后断棒率明显升高,所以对此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对此类患者应考虑使用其他替代性治疗方法。 (华中医院徐昊编译,医院寿佳俊博士审校,《神外资讯》编辑部主编、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神外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神外助手”。请各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白癜风医院太原哪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