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腰疼这个常见的症状就成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代名词。一提到腰疼,很多人就说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窝蜂跑去做理疗按摩,尝试各种治疗手段。腰疼这个非常常见的症状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据统计,成年人群中,仅有35%的腰痛病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大多数腰痛是其他因素引起。 下面首先为大家总结一下,腰痛的各种症状及对应疾病,可以粗略判断腰痛的原因。不过,您大概了解自己的情况后,医院找医生诊治。 各种类型的腰痛及对应症状 晨起不痛傍晚痛:多为坐骨神经痛,如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 晨起痛日间轻:由组织发炎造成的疼痛,如关节炎、肌肉筋膜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腰肌劳损;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有时还伴有上肢与肋减局部的放射痛。 早晨腰背疼痛,甚者午夜即开始疼痛:类似于肌筋膜炎的一种症状,病因不明确,可能有精神紧张状态及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微循环障碍。好发于中青年。 梦中痛醒:好发于夜深人静时的疼痛,往往是癌性疼痛。在疼痛处轻轻敲击的话,会加剧疼痛。 夜间疼痛重于白天:强直性脊柱炎。典型表现为:腰背痛、晨僵、腰椎各方面方向活动受限和胸廓无法正常活动。 睡觉感到腰痛,起床后没事:可能是腰肌劳损。 弯腰痛或疼痛加重:多见于腰肌劳损;常见疾病包括: 1、腰椎间盘突出症; 2、退行性疾病:腰椎骨质增生、肥大性脊柱炎、腰椎紊乱机椎间盘突出症; 3、腰三横突症:弯腰的时候右边屁股痛; 4、腰大肌损伤:突发性右侧弯腰痛; 5、腰椎间盘突出症如果不合并椎管狭窄、腰椎不稳:站着不痛,坐下来就腰痛; 6、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在站立和伸腰时都出现及加重症状。 ? 那么腰椎间盘突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腰椎间盘突出一般指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二、病因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2.损伤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4.遗传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 5.腰骶先天异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6.诱发因素 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三、临床分型及病理 从病理变化及CT、MRI表现,结合治疗方法可作以下分型。 1.膨隆型 纤维环部分破裂,而表层尚完整,此时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这一类型经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 2.突出型 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状,常需手术治疗。 3.脱垂游离型 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此型不单可引起神经根症状,还容易导致马尾神经症状,非手术治疗往往无效。 4.Schmorl结节 髓核经上下终板软骨的裂隙进入椎体松质骨内,一般仅有腰痛,无神经根症状,多不需要手术治疗。 四、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腰痛 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 虽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三:①破裂的椎间盘产生化学物质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根发生化学性炎症;②突出的髓核压迫或牵张已有炎症的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加重水肿,使得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③受压的神经根缺血。上述三种因素相互关连,互为加重因素。 3.马尾神经症状 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 (二)体征 (1)腰椎侧凸是一种为减轻疼痛的姿势性代偿畸形。视髓核突出的部位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不同而表现为脊柱弯向健侧或弯向患侧。如髓核突出的部位位于脊神经根内侧,因脊柱向患侧弯曲可使脊神经根的张力减低,所以腰椎弯向患侧;反之,如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外侧,则腰椎多向健侧弯曲。 (2)腰部活动受限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急性期尤为明显,其中以前屈受限最明显,因为前屈位时可进一步促使髓核向后移位,并增加对受压神经根的牵拉。 (3)压痛、叩痛及骶棘肌痉挛压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与病变的椎间隙相一致,80%~90%的病例呈阳性。叩痛以棘突处为明显,系叩击振动病变部所致。压痛点主要位于椎旁1cm处,可出现沿坐骨神经放射痛。约1/3患者有腰部骶棘肌痉挛。 小编认为:也许是网络或者媒体的宣传太过强大,也许是人们对出现腰痛加强了重视,因此许多人一旦出现腰痛,立马就联想到自己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多患者凭借着强大的百度、朋友圈甚至坊间传闻自己对自己就进行了治疗。综上所述,有“腰椎间盘突出”,不见得一定就是腰痛的原因,更不能说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需由专科医师结合病员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来综合判断。 声明: 本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白癜风晚期能治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