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医院脊柱骨病二科(微创脊柱外科)卫建民更新了这样一则朋友圈:“在上周Ⅱ度滑脱的成功的基础上今天又遇到新的挑战Ⅲ度滑脱。经椎板间入路Endoplif,先充分减压左侧S1和L5神经根……历时三个半小时,五个孔完美解决了看似不可能的难题。随着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手术技巧和质量,微创能够解决越来越多,更困难的临床问题。”该条朋友圈一经发出,立刻引发国内脊柱骨科同行们的竞相点赞,甚至有人做出“这是一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手术”、“目前所见镜下融合第一难度”的高评价。这究竟是怎样一台高难度的手术,又在脊柱内镜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呢?先从这台手术的患者杨大妈说起吧。 杨大妈今年62岁,年轻时因长期干重活劳累,用腰过度,近10年被反复慢性腰痛折磨得痛苦不堪,甚至连日常生活都受到很大的影响。杨大妈常常调侃道,如今家里的生活条件改善了,终于不用再做重体力活了,可这年轻时落下的老毛病却让自己享不了清福咯。几年来,杨大妈四处求医问药,但症状改善并不明显。了解到手术可能造成的风险杨大妈迟迟不肯手术,只能依靠长期的药物缓解。但20多天前,杨大妈的腰痛日益加剧,无奈之下,杨大妈慕名找到医院脊柱骨病二科的卫建民主任,希望寻求微创手术的治疗方法。 杨大妈的检查片 科室在充分评估了杨大妈的病情后发现:她的腰4棘突部触到台阶感,局部压痛明显,腰椎前屈及后伸活动受限,双臀部肌肉萎缩。双下肢肌力5级,皮肤感觉正常。VAS评分达到6分。X线片及CT检查确定腰4椎体向前3度滑脱;MRI检查示腰4向前3度滑脱,相应节段椎管狭窄,马尾神经受压,是典型的腰椎滑脱症。 腰椎滑脱症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发病率为5.4%。是由于先天发育不良、创伤、劳损等原因造成相邻腰椎体间发生滑移而引发临床症状,其中约有20%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 目前,复位、固定、融合是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金标准。腰椎融合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主要手术方式。开放性腰椎融合术需要广泛的软组织剥离,破坏脊柱后柱结构,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易致椎旁肌肉损伤。椎旁肌肉的损伤又是腰椎手术后腰部力量减弱及慢性腰痛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确保手术疗效的前提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损伤,一直是临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