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中华麻醉学杂志》年第3期 脊柱侧弯矫形术中需要进行术中唤醒试验,以监测脊髓功能,及时发现脊髓受压和牵拉,避免出现截瘫等不良后果[1]。但同时术中唤醒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甚至可诱发严重心脏不良事件[2]。麻醉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术中唤醒试验质量。七氟醚复合麻醉安全有效地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中唤醒试验。右美托咪定作为高选择性α2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效果佳且无呼吸抑制优点,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可提高患者术中唤醒质量、不延长唤醒时间、且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3]。本研究拟比较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和七氟醚复合麻醉下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中唤醒试验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已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择期行脊柱侧弯矫正术的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4~3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心肺功能、肝肾功能和神经功能未见异常,未见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未见凝血功能障碍,无药物过敏史,能理解唤醒试验的方法和要求。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组(D组)和七氟醚复合麻醉组(S组)。 术前和入室后向患者解释术中唤醒试验的必要性及方法并进行训练。无术前用药,入室后采用多功能监测仪(Philips公司,荷兰)监测BP、HR、ECG、CVP、SpO2和PETCO2和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开放外周静脉通路,持续输注生理盐水10ml·kg-1·h-1,面罩吸纯氧。应用Narcotrend监测仪(BadBramstedt公司,德国)监测Narcotrend指数(NI)值。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5μg/kg、罗库溴铵0.6mg/kg和丙泊酚0.5~1.0mg/kg,气管插管术后行机械通气,VT6~8ml/kg,RR10-14次/min,维持PETC~40mmHg(1mmHg=0.kPa)。麻醉维持: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3mg/kg,静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批号:,湖北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血浆靶浓度4ng/ml,D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批号:,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0.2μg·kg-1·h-1,S组持续低流量吸入七氟醚(批号:,Maruishi公司,日本)1L/min,维持呼气末浓度0.8%~1.5%。维持NI值30~45。 术中备有自体血回收机,根据术中出血量进行自体血回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补充电解质及血容量。如果收缩压低于80mmHg则通过补充血容量、调整瑞芬太尼浓度及适当追加麻黄碱5mg进行纠正;HR50次/min可追加阿托品0.2mg,必要时可重复。术中维持体温35.5~37.0℃。 2组患者均在植入第1根内固定棒时行唤醒试验。唤醒前45min停用罗库溴铵。唤醒期间停用其他麻醉药物,瑞芬太尼靶浓度调为2ng/ml。不应用过度通气和拮抗药物,同时以手控呼吸代替机械通气,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进行唤醒,判断脊髓运动传导通路是否受损,每隔30s唤醒1次,直至唤醒成功。唤醒试验成功标准:患者能配合手术医师完成指令性动作。 于入室后、麻醉诱导前、诱导后5min、唤醒前停药后、唤醒即刻和加深麻醉后(T1-6)时记录NI值。记录唤醒时间(即停药至患者能完成指令活动的时间),唤醒期间不良事件(躁动、严重呛咳)发生情况、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和出血量。评估唤醒质量:Ⅰ级能按指令活动双手和双下肢、足、趾,无不自主运动;Ⅱ级能按指令活动双手和双下肢、足、趾,但有不自主运动;Ⅲ级不按指令活动,肢体躁动。唤醒试验结束后,继续上述方法维持麻醉,直至手术结束。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随机区组设计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重复测量设计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组患者一般情况各指标、唤醒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组患者术中唤醒均成功,术后随访未见神经功能损伤表现,未见术中知晓发生。 与S组比较,D组唤醒期间出血量减少,躁动和严重呛咳发生率降低,唤醒质量升高(P0.05),唤醒时间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2组各时点N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或T2时比较,2组T3,4,6时NI值降低(P0.05);与T4时比较,2组T5时NI值升高(P0.05);与T5时比较,2组T6时NI值降低(P0.05)。见表4。 讨论 NI监测是一种麻醉深度监测方法,能够准确地记录和显示脑电图信号,以监测大脑觉醒状态,具有指数波动小、受电刀干扰小等特点[4]。NI监测使用0~无量纲脑电图指数反映从清醒到深度麻醉的全过程,使得应用更加完善,将~0之间的无量纲数值划分为A~F1的15个亚级,表示从清醒到过深麻醉的不同状态,临床根据手术刺激强度的不同需维持在D0~E1级之间(即NI值64~20)[5,6]。研究表明,在全身麻醉中NI值与苏醒期意识改变相关,NI值能够预测患者麻醉苏醒期意识水平的变化[7,8]。本研究结果显示,D组患者苏醒期NI值为76,S组患者苏醒期NI值为73,2组患者苏醒期均处于常规镇静状态,且无差异。 本研究参照麻伟青等[9]及张承华等[10]的研究分别设定将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2μg·kg1·h-1,呼气末七氟醚浓度为0.8%~1.5%。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唤醒时间无差异,与S组比较,D组唤醒质量升高,唤醒期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出血量减少,提示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可下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中唤醒试验的效果优于七氟醚复合麻醉。Yildiz等[8]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可减轻手术期间多种伤害性刺激(如气管插管、手术操作、气管拔管等)引起的应激反应,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右美托咪定通过激动突触前膜α2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并终止疼痛信号传导,另外,右美托咪定在发挥镇痛作用的同时,还能发挥镇静、抗焦虑作用,从而有利于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中唤醒试验[11]。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下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中唤醒试验的效果优于七氟醚复合麻醉。 参考文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ophm.com/zzysm/96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