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好么 http://m.39.net/pf/a_7143439.html 类风湿关节炎 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确切发病机制不明,基本病理改变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好发人群:1)感染EB病毒、人细小病毒B19、风疹病毒者。2)性激素异常患者。3)吸烟人群。4)直系亲属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者。 典型症状 1)全身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疲劳无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手足盗汗、全身不适感等。 2)关节疼痛:发病初期,患者常常感觉关节疼痛,并在晨起时感觉关节僵硬,持续1小时以上可自如活动。发病的关节通常是对称的,最常见于近侧的指间关节,其次是双手掌指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等等。 3)关节肿胀:由滑膜肿胀和关节腔积液导致的,患者此时的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均会受到限制。 4)关节畸形:患者此时会发生受累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外观看起来有关节畸形。 5)其他:约有10%~15%的患者出现“类风湿结节”。 并发症:1)胸膜炎:胸膜炎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广泛的胸膜病变可引起小至中等量胸腔积液,常为渗出液,类风湿因子(RF)呈阳性,补体水平降低,白细胞、蛋白、胆固醇和乳酸脱氢酶均可增高,但糖含量明显低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使疾病好转。2)心瓣膜炎:3%~5%患者的心瓣膜上可见类风湿结节,超声心动图可以发现临床上无症状和体征的病人,其中二尖瓣最常见,造成瓣膜功能不全。3)间质性肺炎:患者可表现为干咳、乏力、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致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4)神经系统损害:类风湿关节炎还可引起周围神经纤维病变可致感觉异常或减退,肌肉无力和萎缩,腕、足下垂,腕管综合征。脊髓病变主要是类风湿结节、血管炎、椎体半脱位等导致的脊髓和脊神经根受压表现。寰枢椎半脱位病变最常见,约占36%,可见颈背部疼痛、四肢无力、瘫痪甚至突然死亡。椎基底动脉受压可引起眩晕、一过性脑缺血、四肢无力等不适。5)胃肠道损伤:主要由于患者长期大量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风湿有关,而非风湿本身引起,可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食欲差,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而表现为黑便。 诊断标准 以下七项中,符合4项即可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但1~4项要求至少持续6周。目前诊断标准主要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年修订的分类标准,具体如下: 1)关节内或周围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6周)。 2)至少同时又3个关节软组织肿胀或积液(≥6周)。 3)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区中,至少又1个关节区肿胀(≥6周)。 4)对称性关节肿(≥6周)。 5)有皮下结节。 6)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 7)X线片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狭窄表现。 治疗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 1)药物治疗:①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吲哚美辛、布洛芬、吡罗昔康、塞来昔布、萘丁美酮、尼美舒利等,具有解热、镇痛、消炎的作用。对于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能够减轻炎症的症状和体征,改善关节功能,但无法消除产生炎症的原因,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上腹疼痛、消化道溃疡出血、肾功能损害、皮疹、血细胞减少等。②糖皮质激素:可迅速减轻临床症状,但长时间使用可引起水钠代谢和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还可能产生严重感染、骨质疏松、白内障等不良反应,常用药物有曲安奈德、倍他米松等。③抗风湿药物治疗: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基石,亦是国内外指南共同认可的一线药物。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开始抗风湿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艾拉莫德、羟氯喹等。经单药规范治疗仍未达标者,建议联合用药。经传统化学合成类关节药物治疗未达标的患者,建议传统化学合成类关节药物联合一种生物制剂,如依那西普、英利西单抗和阿达木单抗、托珠单抗等,或传统化学合成类关节药物联合一种靶向合成化学合成类关节药物,如托法替布、巴瑞替尼等进行治疗。④植物药物治疗:植物药物治疗也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可改善关节肿痛症状,具有减轻炎症、延缓关节破坏等作用,常用药物包括青藤碱和白芍总苷。青藤碱可引起皮疹、皮肤瘙痒、血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有哮喘病史、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慎用。⑤生物制剂:TNF拮抗剂,能够延缓炎症关节症状和防止关节破坏,主要包括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和阿达木单抗。最主要不良反应为感染。包括结核杆菌感染、真菌感染、机会感染和细菌感染。IL-6受体拮抗剂,托珠单抗,主要适用于对化学合成类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血细胞减少、血胆固醇升高、易感染等。 2)手术治疗:包括人工关节置换和滑膜切除手术,前者适用于较晚期有畸形并失去功能的关节,滑膜切除术可以使病情得到一定的缓解,但当滑膜再次增生时病情又趋复发,所以必须同时应用抗风湿药物。 3)其他治疗:其他治疗包括热浴、蒸汽浴、药浴等、按摩、体疗、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和职业技能培训等,这些可以改善患者血液循环,使肌肉放松,肿痛消退,促进关节肌肉功能恢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ophm.com/zzysm/997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