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控制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0505/4383451.html

酷爱艺术的小白:人们常提到“残缺美”,是真的认为残缺的很美吗?还是因为“酸葡萄”心理,因为做不到至善至美,于是就说残缺的也很美,没必要追求完美无瑕,被迫接受残缺美?

古希腊雕塑维纳斯没有双臂,但容貌端庄秀丽,肌肤丰腴,半裸的身体构成了十分和谐优美的螺旋型上升体态;那高贵的表情和端庄的身姿仪态万千典雅至极,无论从任何角度欣赏都能诱发出人们的美好想象。

她的双臂虽然已经残断,但仍然给人以浑然完美之感,整尊雕像统一而独特集真、善、美于一身,突出了美的焦点与核心突出了“美神”的特点。残缺的美胜过了完整之美,这种美充满了无限的诗意是古典主义的理想美,在她面前一切人体艺术作品几乎都显得黯然失色。只有“残缺”才能演绎出这人类艺术不朽的巅峰之作。

“残缺”的艺术

“残缺”是表达视觉艺术境界的语言,瑞士艺术家乌尔夫林提出过“入画”与“不入画”的概念。比如有裂缝的地板、斑驳的墙壁和缺损的水壶才是入画的,那些不完美的地方才是生命之光。

19世纪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最早有意识地把“丑”运用到造型艺术中,并明确提出“丑陋美”、“残缺美”、“矛盾美”等理论概念,打破了自古希腊以来流行的“美在和谐整一”、“丑在残缺畸形”说的单一美学研究模式。

现在,“残缺美”作为一种新的审美范畴,无论在审美研究还是在审美创造、审美欣赏中,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残缺美审美活动的出现,是一种属人的活动,也就是说,它是审美对象与人的主观心理融为一体的意识活动。残缺的对象能够引起我们复杂的心理活动,并最终使人愉快高兴,这就是残缺美的独特之处。

对于审美者来说,残缺的对象虽然不完整,但人在感知外界事物方面有种特殊的功能。那就是根据已有的表象,充分调动发挥所有感官作用,将对象还原完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统觉”功能。中国的山水画中,常可以见到大片的“留白”,它是空白与景物虚实相生的一个有机整体,是艺术创作者在创作之先预留的,是艺术欣赏者需要的。

人的审美感知

就审美感知的选择性而言,一方面,人最易选择能表现事物本质属性的知觉,而抑制对次要属性的知觉。比如我们常看见各种体育运动图标,几根线条,极其简练抽象,它们完全舍弃了人的细节刻画,只用最精炼的笔触表现了事物的本质,在简化中达到更好地把握事物本质的目的,令人一目了然,过目不忘。因为简化掉也就是残缺的部分往往是事物中非本质的部分,简化能让事物本质部分抽象突现出来。

审美感知总是和审美情感相伴随,情感活动还作为一种弥漫性因素伴随审美活动的全过程。欣赏残缺事物,实际上是审美主体的需要、审美主体的内在召唤在某些残缺的对象上得到了应答。所以当林黛玉看见飘扬无根的柳絮时,会咏出“漂泊亦如人命薄”的伤感诗句;羁旅他乡的游子看见一弯残月时,会生出无限思念的情感

残缺是常态,残缺之美引发审美想象

大千世界中,残缺是常态,圆满反而只是瞬间。其实世上没有完美的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残缺是一种普遍存在。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给人的审美取向也是不同的。秋天的枫叶在杜牧的眼里,就是“霜叶红于二月花”;但在崔莺莺的眼里,它就是离人的泪水染红的。

审美想象是审美主体将众多相关记忆表象加以组合和创造审美意象的心理过程;是客观制约性与主观能动性、随机性与目的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是具有再造性、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活动;能使人进入审美活动的残缺对象,其最大特点就是能激起主体的无限想象。残缺的地方能引发人们积极创造。残缺美的审美活动实际上是从局部走向整体、从残缺走向圆满、从单一走向丰富的过程。

残缺的对象之所以能够引起人的诸多心理活动、使人产生美感,是因为人类社会和宇宙万物瞬息万变,圆满是瞬间,残缺是常态。人类总在不断地追求完美,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人生的过程就是与残缺相伴、修残补缺的过程。经历过残缺,人生才会有乐趣,才会更圆满。所以残缺美现象体现的是世界的本质与终极,表征的是人类诗性生存的智慧。

当然,“残缺美”不能无限扩大,并不是任何残缺的艺术都是美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国画与油画的人物,就不能像石膏胸像那样可以剪切掉人物的手臂,所以把“残缺美”的概念从视觉艺术中牵强附会地扯到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也是不科学的。

所以我们不能把“残缺美”概念泛化,将“残缺”与“残缺美”或“残缺艺术美”的混淆,使得“残缺美”的概念边界日益模糊,甚至走向了反面。但是我们也要承认,在某些艺术领域,残缺也是一种美。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ophm.com/zzyhl/13833.html
------分隔线----------------------------